机器人发展经历了实验室技术积累阶段,工业机器人先行,目前正逐步走向“具身智能”时代。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作为标志性产品,在2023年5月发布会上展示了精准的控制、感知能力,获得广泛关注。行业内代表性机器人产品还包括波士顿动力Atlas、国内的小米CyberOne、优必选WalkerX等。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商业化落地有望加速。
马斯克乐观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可能会远远超过汽车的需求。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面临两大主要难题:一是产品功能简单,智能化水平不足;二是成本高昂,距离商业化落地仍有一定距离。
(相关资料图)
另一方面,工业机器人痛点在于开发交付门槛较高,需要专业工程师手动编写代码、反复调试后,才能匹配产线特有的任务需求,高昂成本极大阻碍了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在AI大模型趋势下,工程师可通过大模型自动生成代码指令完成机器人功能的开发与调试,用日常对话的方式来指挥机器人。2023年初,谷歌推出视觉语言模型PaLM-E,并运用到工业机器人上,根据环境变化寻找行动方案,无需任何人类引导。2023年阿里巴巴将千问大模型接入工业机器人,成功用对话操控机器人工作。在工业领域内,机器人能够与人类直接对话,加速应用实现及潜在应用领域渗透率飞跃,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机会之一。
根据IFR、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609亿元,全球占比45%,为第一大市场。2022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28万台,2011年~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26%,十年间销量扩增十倍。
从政策导向看,2023年1月工信部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受益机器替人及机器人政策导向,预计2022~2025年我国机器人销量复合增长率为14%。
中信证券分析指出,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具有强大的技术积累,可深度赋能机器人产品和技术创新。同时,科技企业拥有丰富的成功商业化经验、广泛的用户基础与品牌沉淀,有望推动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程加速与渗透规模提升。
点评:在工业机器人领域,AI能够增强机器人适应差异的能力,有助于机器人在工业领域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国产机器人产业链有望在自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中,凭借产品性价比优势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人形机器人相较工业机器人结构更为复杂,运动模块成本占比高达整机的50%,未来产业化将催生运动模块相关零部件的需求。
这里,通过整合天风、安信、国信等10余家券商最新研报信息,为粉丝朋友带来4家公司简介,仅供参考。
1、江苏雷利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微电机模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研发基地以及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公司紧密围绕“多应用领域”战略,目前已经形成以品种丰富的电机产品为主导,配套相关精密结构、驱动控制设计和制造方案解决的综合业务能力,产品覆盖家电、汽车、医疗等下游多个重点领域,未来有望在高端医疗器械、储能电子水泵等高景气赛道快速提升份额。
——国盛证券
2、步科股份
公司拥有从机器物联网到人机交互、控制、驱动和执行等一系列较为完整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控产品线,已进入机器人、医疗影像设备、机器物联网等行业。公司在人机界面和伺服系统产品拥有较好的市场占有率。未来随着中国智能制造的持续推进,国内工业自动化控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并且随着公司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以及产品在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公司市场份额将稳步提高。
——中原证券
3、中大力德
在机器人关节小型、集成、高功率密度趋势下,公司的智能执行单元表现亮眼,2022年营收同比大幅增长108.7%。2022年公司机器人用伺服电机实现批量供货,伺服驱动器实现小批次生产,产品版图进一步完善,机电一体化实力进一步增强,助力公司在工业机器人以及未来更加智能、轻量的消费级机器人领域实现长期增长。
——开源证券
4、埃斯顿
公司充分发挥公司海内外协同效应,不断增强两大核心业务模块,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生产运营和精益化管理方面持续提升,加大研发投入,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比如推进Cloos和埃斯顿研发、供应链的资源整合;另一方面,公司支持行业头部客户海外拓展,未来机器人产品、通用自动化核心部件产品会随着客户海外拓展进行市场布局,共同推进全球化业务布局。
——海通证券
上一篇 : 美团奖励“跳桥救人”外卖小哥5万元 并将其纳入站长储备名单_环球精选
下一篇 : 最后一页